将古籍从纸页“搬”到网页,“识典古籍”平台让文化之美被更多人看到
一本古籍,如何从纸页“搬”到网页?广泛收集图像资料、利用现代技术精细化处理……由北京大学与抖音合作共建的“识典古籍”平台,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已陆续汇集经、史、子、集等2200余部古籍,免费面向公众开放,为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矛盾进行了有益尝试。但集纳展示古籍数字版本并不是“识典古籍”平台的全部。研发团队有着更大的设想——在一个平台实现古籍智能整理的全部环节。
“‘识典古籍’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前端是阅读平台,后端是古籍整理平台。”“识典古籍”平台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作了一个比喻,“就像是餐厅的前厅和后厨。”
目前,作为“后厨”的古籍整理平台,已经设定了团队管理员、书目管理员、审订员、整理员等各种用户角色。下一步,将吸引各行各业的古籍爱好者、研究者,以众包校对、协同审核等形式,推进古籍整理项目和数据库建设,打造“古籍图像上传—文本校对整理—高质量标记—文本输出”的全流程系统。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刘钰昕,提前体验了一回“整理员”角色。
“希望能为损毁严重的古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2022年4月,看到北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招募信息,刘钰昕第一时间报名,成为“识典古籍”平台的一名志愿者。
“我参与了《春秋左传注》《史记》《汉书》等古籍的校对工作。”谈及志愿工作,刘钰昕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印象最深的就是,为了制定魏晋南北朝官职标注规则,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还详细翻阅了《文献通考》的‘职官考’二十一考。”
“新时代古籍事业发展,需要一批对古典文献学、古籍保护、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流程都比较熟悉,又能将各方面有机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海峥建议,应加强古籍学科理论构建和课程体系建设,编写适合新时代古籍工作需要的专业教材,并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推进新时代古籍人才队伍建设。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古籍约有20万种,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古籍数字化已是迫在眉睫。“识典古籍”平台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已陆续汇集了包括经、史、子、集等在内的2200余部古籍,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其中就包括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和字节跳动公司合作推出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
作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汇集先秦至明初各类典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但几经散佚,副本存世不及原书的4%。如今,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厚重典籍浓缩在方寸之间,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
“古籍是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有力证明,希望通过‘识典古籍’平台以及暑期工作坊、学术研讨等活动,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向世界展示和传播我们的文化之美。”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