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货上市在即 光伏产业将获价格信号新指引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已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和期权注册。同时,广州期货交易所转发该消息,并发布了多晶硅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的上市交易有关事项以及相关规则的通知。
记者注意到,按照上述通知安排,多晶硅期货合约自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起上市交易。这也意味着,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成功推出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品种后,第三个新能源期货品种——多晶硅期货即将面世。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以工业硅为原料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一定纯度的非金属材料。目前,我国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和半导体产业,且在光伏领域应用最广。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多晶硅供应第一大国,2023年产量占据全球90%以上。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方面获悉,2013年至2023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从15.1万吨增长至202万吨,产量从8.33万吨增长至147万吨,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从全球供应格局来看,在前十家多晶硅生产企业中,九家为中国企业,主要产能集中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和江苏等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太阳能级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03万元/吨,N型致密料成交价为3.63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为3.31万元/吨。
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以来,多晶硅供需发生变化,价格呈现断崖式下滑。对比2023年年初致密料均价17.82万元/吨,价格已下滑接近80%。
现阶段,多晶硅行业仍处于阶段性供需错配状态。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陈天朗表示,预计2025年多晶硅产能产量增速均大幅放缓,步入停滞周期。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会降至4%;在未来几年,多晶硅环节的重心将从提量提质切换为供给端过剩的修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表示,预计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50万吨,而需求约为177万吨。多晶硅行业低负荷运行将成为常态,整体行业开工率或降至50%;2025年之后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等现象会更加频繁;全行业将逐步从亏损转向微利运行。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马海天在广期所多晶硅品种系列培训活动中建议,多晶硅企业积极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成熟的产物,期货市场可为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平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干扰。企业应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培育专业人才,熟悉期货规则,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工具。”马海天说。
中银期货分析指出,多晶硅期货上市对价格发现、产业风险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提升我国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光伏组件制造商可以根据期货价格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多晶硅价格突然上涨而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多晶硅生产企业担心未来价格下跌,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应数量的合约,当价格真的下跌时,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
“由于多晶硅现货持续在现金成本线附近承压,整体估值较低,且近日出台一系列行业自律政策,或导致多晶硅期货上市后,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计入对远期行业格局优化、盈利修复的预期。期货市场的乐观或将给现货市场带来更多情绪面的影响。”东证期货分析称。
对于多晶硅期货上市,多晶硅企业反应各异。
多晶硅龙头大全能源(688303.SH)投资者关系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有同事负责关注期货的事情,具体也正在研究。另一多晶硅龙头证券部人士表示:“现阶段光伏行业多晶硅价格波动较大,多晶硅期货可以给行业提供一个未来价格信号,有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我们对于广期所的工作积极支持,至于是否参与以公告为准。”
光伏行业长期观察者、光伏辅导猿创始人袁超告诉记者:“现阶段多晶硅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多晶硅和硅片企业数量并不算多,属于低频市场。部分龙头企业已经与下游硅片企业签订了长单协议,非头部的多晶硅企业或参与性较强。需要关注的是,在多晶硅期货市场交易初期,要把控品质问题,以免影响硅片出现良率波动。”